別讓一輩子的努力付諸流水——失智症的保障法規
發布日期:
2021-09-20
作者: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 黃冠綸醫師
1269
失智症是種腦神經退化的疾病,以認知功能障礙及日常生活功能減退為表現,最常見為記憶力衰退,也會影響判斷力、注意力、語言、空間感等能力。在複雜的現代社會中,失智症患者更容易落入金融及法律陷阱之中。若是辛苦一輩子的積蓄因為錯誤的判斷而損失,那可就太冤枉了。對於失智症患者的家庭,需要了解相關法規並提前規畫,才能得到保障。
監護宣告/輔助宣告
- 目的:避免失智症患者因為判斷、表達能力的缺陷,而做出損及權利的行為。
- 方式:向家事法院聲請監護或輔助宣告,須提出診斷證明書。
- 說明:
根據民法第14條之1「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可為監護宣告,經裁定監護宣告者,為無行為能力人,其所有法律上的行為均無效,須由監護人代為處理。
若是精神障礙未達監護宣告程度,可為輔助宣告,受輔助宣告之人不會因此而喪失行為能力,只有在重要的法律行為,如:借貸、保證、信託、訴訟、重要財產處分等,須經輔助人共同同意,即雙方都要簽名才有效力。不過,在單純獲益的行為(如收禮等)以及日常生活必需的小額交易,不在此限。
若是精神障礙未達監護宣告程度,可為輔助宣告,受輔助宣告之人不會因此而喪失行為能力,只有在重要的法律行為,如:借貸、保證、信託、訴訟、重要財產處分等,須經輔助人共同同意,即雙方都要簽名才有效力。不過,在單純獲益的行為(如收禮等)以及日常生活必需的小額交易,不在此限。
- 補充:意定監護
民國108年5月24日立法院通過,透過意定監護,我們在意思能力健全時,在公證下選定未來在受監護宣告時的監護人。如此,我們能夠提早選擇最信任的人,在將來為衰退的自己作主。
信託
- 目的:保障失智症患者財產的權益。
- 方式:與信託業者訂定信託契約。
- 說明:
由本人或家屬(委託人)向信託業者諮詢,研議並訂定信託契約,將財產交給受託人(信託業者)依照契約管理,使其(受益人)享有信託財產之收益。若委託人為本人,稱作自益信託,若為家人,則是他益信託。信託運用方式多元,可以視個人需要規劃,例如可以約定以定期定額方式提領生活開銷。
預告登記
- 目的:保護失智症患者的不動產權益
- 方式:向地政事務所申請將所有權屬於失智症患者的不動產辦理預告登記。
- 說明:
根據土地法第79條之1,由請求權人(家人)檢附登記名義人(所有權人,於此應用為失智患者)之同意書,聲請預告登記。而後,若未經請求權人同意,登記名義人不得自行處分該不動產。舉例來說,若失智症患者遭詐騙而要將不動產賤賣,地政事務所會先通知家人(請求權人),藉此保護失智症患者的不動產。
當事人註記
- 目的:避免失智症患者身分遭冒用或被詐騙,於金融機關開戶、貸款、辦信用卡或擔任保證人等。
- 方式:向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申請,可臨櫃、線上或郵寄辦理。
- 說明:
完成當事人註記後,當金融機構向聯徵中心查審查信用交易時,就能透過註記資訊了解當事人已表達的意見,如已註記「不再申辦信用卡、貸款或擔任保證人」,則金融機購應於審核後予以拒絕,藉此就能避免損失。
參考文獻
1. 法務部 (網站) - 立法院三讀通過民法意定監護修正草案:自己的監護人自己選
2.我的E政府 (網站)– 預告登記
3.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 (網站) – 金融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