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新療法 – 重複性經顱磁刺激(rTMS)

Release Date:

2021-04-21

Author: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 黃冠綸醫師

1308

憂鬱症新療法 – 重複性經顱磁刺激(rTMS)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憂鬱症是影響全球人口最嚴重的三大疾病之一,造成的個人失能在所有疾病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然而,縱使憂鬱症的藥物治療不斷進步,卻仍有至少1/3的憂鬱症患者對標準的藥物治療反應不佳,即使換過兩種以上的抗憂鬱藥物病情仍無法緩解,是為「難治型憂鬱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TRD)。


對於這群深受憂鬱困擾,但對藥物反應不佳或者無法忍受藥物治療副作用的患者,需考慮非藥物的治療,例如「腦刺激治療」。


電痙攣療法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

最早使用的腦刺激治療方式,俗稱「電療」,起源於1930-1940年代,在給予麻醉下,經由電擊腦部來誘發癲癇,以治療精神疾病包含憂鬱症、思覺失調症等,雖然聽起來有些可怕,但其實是很安全的治療方式,包含懷孕婦女、老人都能接受治療,每次治療死亡率僅0.002%。常見的副作用包含頭暈、頭痛、混亂、及短暫失憶。


重複性經顱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rTMS是新型態的腦刺激治療,是利用重複施打的強力磁波刺激,透過磁生電的原理,改變神經細胞的動作電位,進而改變腦部神經活性,達到療效。rTMS在憂鬱症的療效上具有充足的科學實證(Level 1),根據研究顯示,rTMS能夠使約60%的難治型憂鬱症得到改善,是令人期待的憂鬱症新療法。


台灣於2018年3月27日已核准臨床使用rTMS治療難治型憂鬱症患者。不過,在台灣rTMS尚未有健保給付,需要自費治療。


rTMS一個療程至少需2週的時間,通常含10次治療,1週5天,每天1次約需時40分鐘。第一次的治療,醫師會進行刺激位置定位,以及決定治療磁波的強度,才能夠精準的刺激需要活化的腦區,所以會需要較長的時間。很多患者在第一週進行5次治療後,就能感到部份的改善。而連續4週以上的治療,憂鬱症狀改善的程度會更加理想。


rTMS是非侵入性且安全的治療方式,與ECT不同的是,不需要麻醉,治療過程是全程清醒的,治療後不會影響記憶及其他認知功能。治療副作用輕微,例如輕度的刺激處的頭皮疼痛、頭暈、頭痛、噁心、耳鳴等。


我有憂鬱症,我適合rTMS療法嗎?

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所核可的rTMS適應症為:

1. 難治型憂鬱症:經過兩種以上抗憂鬱藥物治療仍無法康復的憂鬱症患者。

2. 對抗憂鬱藥物耐受性不佳:無法承受藥物副作用的憂鬱症患者。


如果,您在接受藥物治療,已經過足夠的治療時間,僅有部分改善,仍是心情憂鬱、無法感受快樂、對生活提不起勁,甚至負面思考嚴重、自殺想法揮之不去;又或藥物副作用實在太大無法忍受,或者有不能服藥的原因例如懷孕哺乳等,可以考慮rTMS治療。此外,經驗顯示,越是年輕的患者,治療反應越快越好。


如果有下述狀況則不適合接受rTMS治療,包含有癲癇、酒精濫用、身體置有金屬植入物如心律節律器、電子耳的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rTMS主要用於憂鬱症急性發作期的治療。憂鬱症可能復發,rTMS對於預防復發的維持治療,目前研究證據仍不充足。對於反覆發作的憂鬱症患者,合併生理、心理、社會三個層面的完整治療模式才能有最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Lefaucheur JP., et al.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on the therapeutic use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An update (2014-2018)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Clin Neurophysiol. 2020.
2.Lefaucheur JP., et al.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on the therapeutic use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Clin Neurophysiol. 2014.
3.Mutz J., et al. Comparative efficacy and acceptability of non-surgical brain stimulation for the acute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s in adults: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BMJ. 2019. Published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