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心智科門診看ADHD,到底在看什麼?

發布日期:

2021-03-03

作者:

高雄榮總精神科 李旻靜醫師

1169

來心智科門診看ADHD,到底在看什麼?

「老師說他這樣要上一年級了不行,叫我們趕快帶來評估看看!」一進診間,還來不及等醫師開口詢問,翔翔的母親便急匆匆地說。「不過我也有帶他跟我一些朋友出去玩,我朋友他們也有差不多年紀的小孩,他們也都說還好…醫生啊,那你看呢?」


我笑了笑請翔翔和母親先坐下,被口罩遮住大半張臉的翔翔,轉著咕嚕嚕的大眼睛,打量著醫師和診間的環境,突然間瞥見醫師螢幕旁的車子玩具,一下子便伸手想拿。母親倏地拍掉翔翔的手,喝斥著說:「你看你就是這樣,現在在講你的事情,你都沒有專心在聽!老師說你上課也是都這樣,老師在上面講,你在下面做自己的事,常常都要喊你提醒你,不然等大家都做完了,就剩你在那邊拖拖拉拉!」


這是兒心科門診常見的場景,當家長帶著懷疑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孩子來到門診的時候,同時聆聽家長的陳述、觀察孩子的行為,門診醫師需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橫向了解孩子的症狀表現,縱向評估孩子的發展歷程,從中抽絲剝繭,才能分析出孩子問題行為的背後原因。


以ADHD而言—「注意力不足、過動及衝動」三大核心症狀,醫師必須透過一連串完整的評估和檢測,蒐集多方資訊,去確認症狀的嚴重程度及各種影響因子,尤其是對各層面功能的影響。一般評估的過程包括:


會談

蒐集病史資料、心理發展、家庭及社會功能狀態、學校表現、發展史、過去用藥情形、接受過的相關治療及其反應、曾做過的評估結果、家族史、共病症。因為ADHD是一個神經發展遲緩的疾病,從會談中去釐清孩子整體發展的過程,生理及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才能讓醫師有更完整的資訊去判斷ADHD或是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此外,在門診會談時,醫師其實也同步在觀察孩子的行為及神經學表現,很多家長以為醫師只是跟孩子聊聊天,其實這個會談的過程,可是蒐集許多重要資訊的來源呢!


症狀功能評估

從會談過程中了解孩子的整體發展及相關病史後,醫師會進一步針對ADHD的臨床症狀及生活功能影響去做了解,包括:活動量大小、注意力長短、人際關係,與人之間的互動、身體有無異常反應、壓力反應、簡易認知能力等等。


因為ADHD除了核心症狀以外,更重要的是這些症狀對日常生活造成的影響,例如注意力不足可能造成忘東忘西、時常需人提醒,影響學習吸收,導致學習成效不穩定;至於過動衝動,更可能帶來人際衝突、影響情緒管控、增加意外風險,這些症狀的嚴重度及影響的層面,也是評估中十分重要的一環。


其他檢查

有些人經門診評估後,需進一步安排檢測,如行為量表(包括家長及學校老師觀察)、認知功能、執行功能、神經心理測驗,或是生理檢查等。


ADHD的診斷是一件高度複雜與專業的工作,診斷準則只是最簡單的概念描述,因此,診斷過程不能只用診斷準則的字面意義判定,更不是在門診,讓醫生「看一下」就可以看得出來的。有時候診斷的歷程,尤其是症狀是屬於輕微型的人,可能需要幾次門診的追蹤,在這段追蹤期間,協助蒐集完整而有用的資訊,將有利於門診醫師做出正確的判斷,也能為我們協助孩子提供適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