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童年創傷:爸媽們,你希望在孩子心中如何被記得?

發布日期:

2023-10-02

作者:

周彥君 臨床心理師

971

談童年創傷:爸媽們,你希望在孩子心中如何被記得?

「媽媽說,不然你要我怎麼樣?全家一起去死好不好?」你一定想像不到一件連父母自己都忘記的事情,在孩子的心裡種下抑鬱的種子,直到有一天身體長大了,抑鬱的種子也長成了巨大的樹妖,在心中揮之不去。


「爸爸在我面前撕碎了我的成績單,從那一刻開始,我就害怕爸爸和考試了,完全沒有辦法壓抑心裡那股強烈的恐懼,但他卻說他一點也沒印象做過這些事」、「媽媽說,不然你要我怎麼樣?全家一起去死好不好?這樣你滿意嗎!」

那一天我兩個個案不約而同地陳述著童年創痛,他們都有能力讓自己外表看來好好的,他們有穩定的工作收入、穩定的人際狀態,他們成長的家庭社經地位都相對穩定,並不是在通報高風險環境下成長的孩子。

家,具有一定程度的避風港的功能,它讓我們得以長大,也常在家人的互動當中感受到關心,卻不表示它不會同時也可能是讓我們受傷很深的地方。但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的家是一個同時愛得深也傷得深的地方,於是我們會用盡方法說服自己其實這個家很美好。

心理防衛機制
所以,人的心裡有一個防衛保護機制,可能會把這些負面經驗轉化為其他的感受,例如自責:「一定是我沒表現好 / 很糟糕,爸媽才會這樣對我,他們其實很好的」,覺得一定是自己有問題,才會勾引對方用這樣激烈的方式對待我們,所以家還是很好的,是我們自己不好。

或者我們會刻意遺忘、淡化它帶給我們的傷害,好像那些傷痛沒什麼,告訴自己「家」很好。保護機制會讓你遺忘不想記得的事情,也許大至家暴性侵事件,小至一個惡劣的玩笑。

最痛苦的是如果忘不掉又無法轉換感受怎麼辦?我們對大腦的管控遠比我們所期待的少得多,我們幾乎無法掌握我們的腦袋去記得或者忘記什麼;隱含著強烈情緒的記憶也可能被永遠記得。

你一定想像不到一件連父母自己都忘記的事情,在孩子的心裡可以多麼巨大。你一定以為只有家暴才會讓孩子長期處在情緒痛苦之中吧!不,任何一件讓他們的心情承受巨大衝擊的事,都有可能在孩子的心裡種下抑鬱的種子,當時幼小的他不知如何消化這件事,於是只能默默承受、若無其事地繼續生活著;直到有一天身體長大了,抑鬱的種子也長成了巨大的樹妖在心中揮之不去。

 遺忘是一種能力

儘管你一整年都對孩子很好,但其中有幾天你卻用極端的話語辱罵他,或者用皮帶打出了幾條血痕,而你無法掌控孩子會不會記得你是因為什麼原因責罰他(事實上,人們常說「我忘記是什麼原因打我了,反正打得很兇就是了」),或者用「我爸媽平常都對我很好,但是偶爾修理我的時候卻非常恐怖,好像平常的好都是假的」,這樣的方式記得你。

當然很多人會遺忘,或者消化跨越這些創痛,但我們無法預測每個小孩、每件事情都可以,於是除了消極禱告孩子可以不把創痛放在心上、好好長大之外,我們還必須更主動積極地避免在孩子心裡製造任何壓力與創痛的苦果。


於是,從今天開始,在心裡許下一個心願吧!每當我們與孩子互動,有所躊躇懷疑、或者理智線斷裂的時候,都請懸崖勒馬,並問自己這一句話:「你希望今天發生的事情在孩子心中如何被記得?」切記先處理了大人自己的心情,再去處理孩子的事情,我想你會找出自己當下應該採取什麼舉措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