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talWe

找知識

呼吸河豚APP開箱分享: 讓腹式呼吸成為你與孩子的日常

主講人 : 桃園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 梁歆宜醫師

來到兒心科門診的許多個案,共同的議題是衝動控制、生氣、焦慮還有情緒調節。在診間,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跟家長衛教,跟個案討論情緒管理,但我們同時也會告訴家長,我們就是不斷的練習,雖然可能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會讓時間換取大腦情緒調控的成熟。

大家
都知道 #腹式呼吸情緒管理有效的方式,但是該怎麼做呢?  我最近試著帶著我的孩子以及診間的個案一起試試呼吸河豚APP,發現這是個親子學習腹式呼吸的一個很好的入門教學。


| 讓腹式呼吸一秒理解
 

之前在門診跟孩子討論情緒管理的時候,常使用的是1-3-10的概念。但是用言語描述深呼吸以及腹式呼吸常常效果有限。呼吸河豚APP突破這個障礙。我們可以看著影像跟著可愛的河豚吸氣和呼氣,想像自己的肚子就是那隻河豚,慢慢感受肚子的脹大縮小。螢幕上有倒數的時間,又有安穩的動畫畫面讓孩子可以跟著做,並且顯示預期結束的時間,不會分心詢問何時可以結束。


| 讓腹式呼吸成為你的日常
慢慢地吸氣慢慢的吐氣可以調節我們的 #自律神經 ,自律神經就是有時候我們緊張的時候會讓我們頭暈心跳很快的神經,而這項法寶只要常常練就會有用,而且是隨時隨地可以用。 點開APP跟孩子倒數3, 2, 1,一起看著河豚變大變小,眼睛變大變小,並跟著上面的指導畫面做。大部分的小個案會跟著做,如果碰到裝酷的青少年也沒有關係,只要提醒他們,要記得要吸到肚子。
 
讓這隻河豚成為帶領你們呼吸的教練,也讓身體記住這個感覺。建議每次從三分鐘開始,漸漸延長時間,讓孩子熟悉呼吸節奏和放鬆的感覺。




| 情緒瀕臨崩潰的急救時刻
我們家在一起練習幾次後,「呼吸」成為我們家「冷靜」「穩定」的另外一個動詞。姊姊爆氣的時候會奔回房間說「我要呼吸三分鐘」,弟弟在床上滾來滾去睡不著的時候突然想到,我來呼吸一下,這樣就可以讓自己安靜入睡了。


| 我帶領孩子開箱的初體驗
我選了開車接孩子回家的路上進行這項開箱體驗。原因車上的他們各自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手機架在前面由我控制,放學回家時通常是放鬆的狀態。三分鐘是個很好的體驗,時間不長,但足以做17次,於是我們安安靜靜在回家的路上跟著河豚呼吸。五歲弟弟說他邊呼吸邊看河豚變大變小的眼珠,九歲的姊姊說看著不斷冒起的泡泡很有趣,開車的我則是沈浸在潮水波浪的音樂中從後照鏡看著孩子們認真吸氣呼氣。





| 何時能見效?
在診間,我看到在呼吸後放鬆的臉龐不只是小個案,我常看到爸爸媽媽在一同跟著呼吸的過程也柔軟下來了,爸媽跟孩子一樣需要放鬆更需要好好沈澱一下情緒。這時候,就很容易連結到正念減壓等自我覺察自我關照的議題。
 
我們不要心急,想像土耳其手作織地毯的婦人,一寸一寸的進展都是用月來計算。期待這個可愛吸晴又讓人好好呼吸的河豚能讓更多人受惠。大家一起來深呼吸吧 !


▶▶《呼吸河豚》一款幫助兒童及忙碌上班族放鬆與專注身心的互動式APP

專注身心健康、專家學者團隊的心保獨家開發身心互動式APP「呼吸河豚」,藉由河豚的膨脹、縮小帶領使用者習慣不同呼吸模式,進入放鬆、專注的身心狀態。

情緒高漲、無法專注時,打開「呼吸河豚」、讓可愛的河豚陪伴你、跟著它調整呼吸頻率,找回生活的平靜吧!
「呼吸河豚」 手機App下載連結 : 點我下載1  /  點我下載2